甘祖昌龚全珍夫妇

时间:2021-06-29 12:52 点击: 3417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的事迹,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当上少将两年后主动请辞回乡务农,29年间将七成多的工资捐出建设家乡……甘祖昌“不当将军当农民”,他的夫人龚全珍一生以丈夫为榜样,倾力教书育人、扶危济困,如今已98岁高龄依然竭尽所能帮扶困难群众。
  “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摆老干部的架子。”甘祖昌处处用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要求自己,建设家乡,教育后代。“乡亲们总喜欢称爸爸为将军,可是爸爸总是跟大家说,他就是一农民,不是什么将军。”时隔几十年,女儿甘公荣仍对父亲当年的言行记忆犹新。
  1905年出生的甘祖昌从井冈山下的乡村出发,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并多次负伤,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授衔仪式结束后,甘祖昌回家对龚全珍说:“比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老战友,我的贡献太少了,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和地位太高了!”
 
甘祖昌回到家乡后,一直和村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1957年,放弃将军待遇的甘祖昌回到江西省莲花县的沿背村,带领乡亲一道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呕心沥血、艰苦创业,改变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沿背河上要架设一座公路桥,国家拨了3万元,但他精打细算,仅用1.2万元就按质量标准建好,省出的钱又支援其他地方建设了11座小型水泥桥,“一座桥变十二座桥”。
  “人生,各自选择自己的路。我选了物质生活简陋,而精神生活富裕的路。”这是龚全珍老人在日记中写下的话。跟随甘祖昌来到小山村,她无怨无悔。  
 
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图片来源:新华社)
  1986年,甘祖昌病逝。弥留之际,他交待老伴:“领了工资先交党费,其余买化肥农药,送给贫困户支援农业建设……”龚全珍继承丈夫遗志,靠着微薄的工资,捐资建了8个教室,捐助学生上百人,捐赠图书近万册,用实际行动传承甘祖昌艰苦奋斗、扶危济困、建设美好家乡的信念。
  在父母亲言传身教中成长,不摆架子挑担子的思想早早在女儿甘公荣心底扎了根。2013年,龚全珍发起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甘公荣则当起了母亲的助手。如今,该基金会已为众多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一生为党、一心为民、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严于律己、永葆本色……莲花县史志办主任彭金臻向记者例数了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精神的多个关键词。
  “从农民到将军难,从将军到农民更难。当年甘祖昌看到家乡人民的生活还比较落后,就萌发了回来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彭金臻说,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其精神内涵最突出的体现。夫妇二人的事迹已经成为激励当地人不断努力前进的一笔精神财富。
  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向老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致敬。他说,我们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龚全珍在江西省莲花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向人们讲述丈夫甘祖昌将军的故事。(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了把甘祖昌、龚全珍这种革命传统精神弘扬下去,江西省萍乡市在沿背村建设了甘祖昌干部学院。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没搞大拆大建,培训的主场就设在甘祖昌故居和他带领村民艰苦奋斗留下的红色遗迹,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
  通过访谈式互动课程、情景教学课、现场微党课、音像教学课,学员们得以走进历史现场重温那段岁月,亲身感悟这对忘我奉献先进模范的闪光精神。有前来培训的干部感慨,在反修桥实地听取《一座桥变十二座桥》的现场教学,触摸甘将军修的桥和坝,就是在触摸一颗滚烫的初心。
  甘祖昌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林俊江告诉记者,从2016年10月开始办学至今,该院已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5万多名党员干部,并与莲花县纪委监委共建了廉洁教育基地。
  在林俊江看来,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的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具特殊意义。他和学院的同事们正在筹划新的课程内容,包括排练情景剧《初心》、将龚全珍老人近年来接受采访和讲课的音像资料重新整理为视频课等,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感受到精神的力量、信仰的伟大,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公司简介 | 组织机构 | 下属企业 | 企业文化 | 发展历程 | 发展战略 |
Copyright © 2007-2022 阿坝州卧龙大熊猫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16202号-1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零二八
阿坝州卧龙大熊猫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阿坝州卧龙大熊猫旅游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阿坝州卧龙大熊猫旅游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阿坝州卧龙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